同舟共济,电气学院研究生教育不断线

发布者:dq发布时间:2020-03-09浏览次数:328

疫情当前,研究生教育如何开展?217日前后,学校出台了《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指导的通知》,文件明确要求疫情期间研究生教育不停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电气学院迅速成立了疫情期间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小组,院长陈国初担任小组组长。工作小组分析了疫情当下电气学院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学院现有在读研究生261名,其中201981名研究生需要开展课堂教学,201882名研究生课题研究已进入关键阶段,2017级还有19名研究生亟待毕业论文盲审和毕业论文答辩。为此,学院制订了331日前电气学院疫情期间学位论文指导工作计划,并对电气学院学位论文文献预研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就不同阶段研究生的教育需求作出不同的部署。

在线教学:合理调配课程资源,确保教学的秩序和质量

针对2019级研究生将在本学期修完课堂学分,且第一学期学分占比多,第二学期学分占比少的实际情况,经过与研究生处协调,电气学院合理调配课程资源,一方面将占用教学资源少的专业课调到后半学期,待疫情结束学生返校后充分利用线下教学的优势,确保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将占用教学资源多的公共课,转为线上教学,以确保教学有序开展。郭环球老师承担了电气学院的《工程伦理》课程,据学生反馈,该课程的线上教学有条不紊进行,学生课堂参与度非常高。


在线指导:召开网上例会,科研互动不断线

针对2019级研究生课堂学习任务少,2018级研究生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特点,同时考虑到研究生居家隔离的实际情况,学院明确要求研究生指导老师每周指导学生不少于1次,学院通过采集QQ、微信、钉钉、电话等通信记录的方式检查导师的指导情况。学院43名研究生导师迅速行动起来,纷纷把过去的线下指导搬到线上开展,指导研究生书籍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悉心科研指导的同时,导师们注重向研究生传达学校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思想动态和身体健康状况。

新政新策,院长先行,电气学院院长陈国初率先采用钉钉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了一次研究生例会,据与会的老师和同学反映,网上例会方便快捷,取得很高的时效。

关键时期,凸显老教授的担当。疫情爆发前,电气学院王致杰教授每周都要召开一次研究生见面例会,囿于疫情,他把研究生例会搬到了微信上,与过去的见面例会相比,王教授觉得效果还好,比较接地气。

疫情面前,方见年轻教师的作为。电气学院刘永慧老师是一个年轻博士,她的研究领域是控制仿真研究。以往她要当面检查学生实时仿真演示效果,疫情下只好借助摄像头查看学生实验情况。她深有感触的说,一切为了防控,一切为了学生。

对于导师线上、线下指导的差别,电气学院2019级研究生立济伟谈了他的看法。他说,根据研究计划,这个月底要把论文发出去,他正在居家赶论文,每周都要在线上向导师汇报论文撰写的进度,他觉得导师线上指导与线下指导没什么区别,任务都很饱满,学习生活过得很充实。


在线评审答辩:不漏一个环节,确保毕业质量

如何让2020届研究生圆满毕业,是当前师生共同关切的问题。针对2017级研究生亟待毕业论文送审的实际情况,电气学院及时修订了毕业论文送审流程,采用电子档送审代替传统的纸质送审,送审材料涉及的签字盖章在开学后补齐。通过这一方式,院级毕业论文盲审已经顺利完成。电气学院2017级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也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学院利用视频会议的方式组织了第二批研究生毕业答辩,答辩过程紧张而有序,基本做到了答辩流程不减,答辩时间不减,答辩难度不减,确保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抗击疫情期间,电气学院采用在线教学、在线指导学生、在线评审答辩等方式开展研究生教育,在育人过程中促进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教育与教学融会贯通,确保学院研究生教育不断线。(李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