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先烈志 奋进新征程 ——闵行校区电气学院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观看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

发布者:冯雯雯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次数:10



为延续红色教育传统,深化爱国主义情怀,丰富支部组织生活内涵,激发全体党员的使命担当与奋进热情,今日下午,闵行校区电气学院临时党支部开展集中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集中观看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以光影回溯峥嵘岁月,在沉浸式观影中感悟志愿军将士的家国大义,凝聚新时代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志愿军:浴血和平》以抗美援朝战争为历史背景,聚焦志愿军将士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的壮阔征程。影片通过真实可感的人物群像与震撼人心的战争场景,还原了松骨峰阻击战、上甘岭战役等经典战役中的热血瞬间,刻画了以普通战士、指挥员为代表的志愿军群体,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凭借钢铁意志与赤胆忠心,用血肉之躯抵御强敌、捍卫和平的英雄事迹。影片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以及志愿军将士“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家国情怀,深刻诠释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时代答案。

观影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全体党员全神贯注得沉浸于影片的叙事之中。当看到志愿军将士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冲锋的场景,当目睹战士们为了掩护战友、守护阵地不惜牺牲自我的悲壮瞬间,在场每一位同志都深受震撼、热泪盈眶。大家被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以及“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牺牲精神深深打动,更深刻体会到今日的和平盛世、岁月静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观影结束后,同志们心情久久无法平复,大家表示,此次观影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顾,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作为新时代党员,要永远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与历史意义,牢记志愿军将士的牺牲与奉献,将观影带来的感动与震撼,转化为担当作为的强大动力;要以英雄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在学习中精进不休,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为新时代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自身力量。

活动最后,全体党员合影留念。镜头下,大家的面容坚定而昂扬,眼神中饱含着对英雄的崇敬与对未来的笃定,定格了支部党员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此次观影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堂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探索更多富有感染力、教育力的组织生活形式,不断筑牢党员思想根基,凝聚起同心同德、奋勇前行的强大合力,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加优异的答卷。

1.临时党支部书记马龙:

观看《志愿军:浴血和平》,仿佛穿越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枪林弹雨中用血肉之躯捍卫家国的场景,深深震撼着我。他们以钢铁意志对抗强敌,用牺牲奉献诠释了 “保家卫国” 的初心。作为新时代党员,我深知今日和平来之不易。影片让我更加坚定信念,要传承英雄精神,把感动转化为实干动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使命,在新征程上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临时党支部党员张文庆:

看完《志愿军》,最震撼我的是抗美援朝四个字背后的重量。那些冲锋的战士,好多才和我们一般大,却要用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洪流。我们这代人常纠结考研、就业这些选择,可他们当年根本没得选。在枪林弹雨面前,我们现在的焦虑显得那么奢侈。我们要接续奋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是对英魂最好的告慰。

3.临时党支部党员韩鑫祥:

观看《志愿军:浴血和平》影片中那句“和平是不是真的不存在?”的质问,并非虚无的哀叹,而是饱含血泪的清醒。在敌我军力悬殊的战场上,这句疑问残酷地揭示了,和平并非天赐的礼物,它若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为基石,便是一触即碎的幻影。电影用尸山血海的画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和平当然存在,但它从不垂怜弱者。志愿军战士以超乎想象的牺牲,为我们夺回了和平的资格,而将这份资格永久守护下去的唯一途径,便是电影所昭示的,我们自身必须足够强大。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必须接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棒,成为先锋者,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4.临时党支部党员周密:

观看《志愿军》后,我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在冰天雪地、装备悬殊的绝境下,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那句“保家卫国”的誓言震耳欲聋。他们吃冻土豆、卧冰卧雪,却始终坚守阵地,这种向死而生的勇气直击人心。如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传承他们的爱国精神,以自身所学不负先辈所托。

5.临时党支部委员郑俊刚:

看完《志愿军》,走出影院时,我鼻尖还泛着酸。镜头里那些年轻的战士,明明和我差不多年纪,却在冰天雪地里卧成“冰雕”,在炮火中抱着炸药包冲锋,他们喊着“保家卫国”的样子,我到现在都忘不了。

看到他们攥着家人照片偷偷抹泪时,我突然懂了,我们现在能安稳生活,不是理所当然。回家路上,看着街边的灯火,我心里满是敬畏——正是他们把黑暗挡在身后,才有了我们眼前的岁岁平安,这份重量我会永远放在心里。

6.临时党支部党员曹正好:

光影里,志愿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用血肉之躯捍卫家国,以钢铁意志对抗强敌,“保家卫国”的赤诚在牺牲中熠熠生辉,每一幕都震撼心灵。作为新时代党员,我深知今日和平是英雄用生命换来的馈赠。影片是精神洗礼,更是奋进号角,我将坚定传承英雄精神,把感动化为实干,在平凡岗位践行党员使命,为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贡献全部力量。

7.临时党支部党员付邦泽:

观看《志愿军:浴血和平》后,我被影片中志愿军战士在艰苦环境下依然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场景深深感动。面对敌人的现代化武器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守护了国家的尊严。影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战斗场面和真实的历史细节,让我感受到“为祖国而战”的信念力量。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应继承先辈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坚定信念、勇担使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8.临时党支部党员王俊炜:

本次党日活动观看《志愿军》,给我上了一堂深刻而震撼的党课。影片中,革命先辈们为家国安宁“纵万死亦不悔”的钢铁意志,以及在战火与谈判桌上共同捍卫民族尊严的壮举,深深触动了我。

和平并非天赐,而是无数英雄以热血与生命换来的。这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征程上,必须传承这份红色基因,将观影带来的感动转化为实干担当的力量,立足本职岗位,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9.临时党支部党员郭鹏飞:

观看完《志愿军》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当我军用满怀和平的夙愿,在草地上摆出象征着和平的和平鸽,却遭到美军无情的践踏,当我军带着最大的诚意严肃谈判,却被美军当作儿戏而不断挑衅,当我军遵守的规则被美军一次次的打破,轰炸机炮火燃烧过我军的安全区,和平的夙愿便不是谈判可以获得,而是要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来争取。在此危难之际,一批又一批革命先烈冲锋上阵,英勇无畏,为了和平而战,正如影片中所说,黄继光,他的名字会让所有人都记住,我们会永远记住这群最可爱的人,永远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

10.临时党支部党员蒋浩淼:

看完《志愿军》电影,我脑海中多少有些愤愤不平,尤其是那一幕当我们的战士拼死却没有能阻止一名联合国军官躲入中立区,却被他在中立区用枪枪杀的那一幕,我想,与之一同观影的中国人心中都会有股难以磨灭的怒气,“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这句教员的话便是我观后最能提炼出核心的话,振聋发聩。

11.临时党支部党员马玲琦:

看完《志愿军》最打动我的,并非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它在时代洪流中对个体生命的深刻凝视。影片中的战士们,不再是历史书中遥远的概念,而是一个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中有挂念家乡父母的儿子,有梦想战后归田的青年,却在国家存亡之际,义无反顾地将个人命运汇入保家卫国的集体洪流。这种选择,并非对个体价值的湮没,而是一种升华。他们用牺牲,为身后的亿万人换来了和平的晨曦。这让我深刻体悟,真正的伟大,正在于无数平凡的个体,为了一个崇高的信念,所迸发出的惊人力量。历史会铭记这场胜利,更会铭记铸就这一胜利的每一个不朽的灵魂。

12.临时党支部党员匡禹:

观看完《志愿军:浴血和平》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银幕上黄继光扑向碉堡的身影定格的瞬间,影院里的寂静胜过任何激昂的呐喊。这个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的英雄,不再是历史课本上的文字符号,而是活生生站在战火中的战士——他的军装浸透鲜血,手指还紧攥着爆破筒,年轻的脸庞带着未褪的青涩,却有着超越年龄的坚毅。电影对这一场景的刻画,没有刻意渲染悲壮,却让每一个细节都直抵人心:碉堡里喷射的火舌如同毒蛇的信子,战友们在血泊中冲锋的呐喊声嘶力竭,而黄继光在枪林弹雨中爬行的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生与死的距离。当他用尽最后力气撑起身体,用胸膛挡住枪口的那一刻,我忽然读懂了"英勇不屈"四个字的重量——那是明知此去无回,却依然选择用生命为胜利铺路的决绝。走出影院,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安宁。黄继光的身影始终在我脑海中浮现,提醒着我: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曾替我们负重前行。英雄的精神从来不是陈列在纪念馆里的展品,而是融入民族血脉的基因。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黄继光用生命告诉我们:和平从来不是廉价的馈赠,而是用血肉铸就的丰碑。当我们仰望星空、享受安宁时,永远不该忘记,那些在战火中倒下的英雄们,他们以血肉为盾,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这份记忆,当永远铭记;这份精神,当世代传承。

13.临时党支部党员张国栋:

看完《志愿军:浴血和平》后,电影里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和平的长城。影片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场景令人动容,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缩影。敌我力量悬殊,但志愿军用信念与勇气,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谈判桌上,智慧与坚韧交织;战场上,鲜血与勇气辉映。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战争史诗,更是一曲献给和平的赞歌。它提醒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感恩先辈,珍惜当下,肩负责任,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14.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张阿健:

看完《志愿军:浴血和平》,让我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硝烟弥漫的战场,年轻战士坚毅的面庞,为守住阵地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呐喊,每一个画面都重重叩击着我的心灵。

这场立国之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更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和平环境。看着先烈们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单衣作战,用血肉之躯抵挡钢铁洪流,我深刻体会到“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曾负重前行”的真正分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不仅要铭记这段历史,更要将志愿军将士展现出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融入血脉。在科研学习中攻坚克难,在人生道路上坚定信仰,这才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

15.临时党支部党员张才望:

《志愿军:浴血和平》通过“文战”与“武战”双线叙事,深刻诠释了“和平是打出来的”这一真理。谈判桌上的坚守与战场上的牺牲相互交织,让我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例如,美方在谈判中屡次挑衅,而我方以“不开第一枪”的克制展现和平诚意,同时前线战士在上甘岭等战役中浴血奋战,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这种叙事方式使我直观感受到和平背后的沉重代价。

16.临时党支部党员关锦涛:

《志愿军·浴血和平》不只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曲由血肉之躯谱写的生命史诗。它让我看见,在历史的铁血洪流中,那些曾经真实活过、爱过、挣扎过,又毅然选择的“人”。“浴血和平”这四个字,也因此充满了沉重的张力——我们今日习以为常的和平,并非历史的必然,而是由一代人最赤红的血与最滚烫的生命凝结而成。它提醒我们,和平的底色,其实是无数个没有等到黎明的年轻脸庞。这静好的岁月,正是对他们最好的回答。历史会记住这场胜利,而今天沐浴在阳光下的我们,更应记住——那曾为每一个平凡的我们,选择成为英雄的,不朽的灵魂。